黨的二十大報告指出:牢牢守住十八億畝耕地紅線,逐步把永久基本農田全部建成高標準農田。作為全國13個糧食主產省之一,也是西部唯一的糧食主產區(qū),四川采取嚴格措施保護耕地,助力打造新時代更高水平“天府糧倉”。
眼下,正值小春生產時節(jié),在巴中市恩陽區(qū)下八廟鎮(zhèn)錢庫村,老鄉(xiāng)們正在田間翻耕打窩、栽播油菜。村支書張尚文幾乎每天都要來這里看看,就在今年,他有了一個新頭銜:村級“田長”。
巴中市恩陽區(qū)下八廟鎮(zhèn)錢庫村黨支部書記、村級田長 張尚文:平時我的工作就是對全村所有耕地進行巡查,發(fā)現有違規(guī)使用耕地或者改變土地使用性質的行為,立即制止并上報鎮(zhèn)級田長。
眼前這片讓張尚文關心的油菜地,就在去年還是另一番模樣,本該種植糧油作物的農田,卻栽上了獼猴桃、葡萄等經濟作物。今年,恩陽區(qū)建立了“區(qū)、鎮(zhèn)、村、網格”四級田長制責任體系,村里的永久基本農田里,非糧作物有序退出,取而代之的是大豆、玉米、油菜等糧油作物。
如今在恩陽,像張尚文一樣的“田長”共有2705名。
巴中市自然資源和規(guī)劃局恩陽分局局長 張曉華:我們通過實行四級“田長制”,把耕地保護的責任壓實到網格,把監(jiān)管落實到田塊。
今年6月,我省正式印發(fā)《全面推行田長制的意見》提出,到今年底,四川將初步建立起省、市、縣、鄉(xiāng)、村五級“田長制”責任體系。
耕地保護紅線守住了,還要提升標準質量。眼下,秋收后的農田迎來建設黃金期。這幾天,在旺蒼縣國華鎮(zhèn)古松村高標準農田建設現場,多臺挖掘機揮動著“長臂”進行開挖作業(yè),讓一塊塊碎田變寬變直。
廣元市旺蒼縣國華鎮(zhèn)古松村黨支部書記 楊洪強:現在改了以后,我們農業(yè)機械也能進場了,生產用水也有了,種植一畝的水稻能節(jié)約300元。
據了解,今年旺蒼縣設計建成高標準農田4100畝,預計12月前完成田型調整,明年5月前交付農戶耕種。
廣元市旺蒼縣農業(yè)農村局副局長 杜永紅:下一步,我們將在規(guī)模經營和建后管護上著力,同時,大力推廣稻魚、稻蝦等綜合種養(yǎng)高產高效模式。
就在上月末,我省正式打響高標準農田“百日會戰(zhàn)”,以確保年底前建成132萬畝以上,全年新建高標準農田450萬畝的任務,通過建好“天府良田”,打造新時代更高水平的“天府糧倉”。
編輯:付丹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