夏日將近,人們逐漸感到腦袋昏沉、身體倦怠、不思飲食。中醫(yī)認為這是脾胃運化功能受暑濕邪氣影響所致。脾胃為后天之本,氣血生化之源,故內傷脾胃,百病由生。所以夏天更應該重視調養(yǎng)脾胃。
脾具有“喜燥惡濕”、“脾主運化”“脾主升清”“脾主統(tǒng)血”等生理特性及功能,一旦脾的生理功能被破壞,人體也會出現(xiàn)各種各樣的問題,主要表現(xiàn)為腹脹、腹?jié)M、飲食不消化,食欲不振,少氣懶言、面色萎黃,大便不成形,舌體胖大有齒痕。
在生活中,許多不經(jīng)意的行為正在損傷我們的脾胃。炎炎夏日里,大家都偏愛燒烤及生冷的食物、飲品,高油高脂食物不易消化,會加重消化道負擔。生冷食物對消化道黏膜具有較強刺激作用,容易引起腹瀉或消化道炎癥。最終導致脾胃運化無權,健運失職,氣血乏源。
飲食
夏日在飲食上應遵循節(jié)冷飲,忌燥熱,宜清淡,少肥膩的飲食原則。選擇清淡、易消化的食物,如蔬菜、水果、瘦肉等,定時規(guī)律進餐,可以減輕脾胃的負擔,促進消化。
三伏貼
長夏時節(jié)與脾胃相互通應,對于脾胃虛弱、體內痰濕重的人,可以在三伏天的時候通過培育長夏的陽氣來強健自己的脾胃功能,健脾化痰祛濕。我們常聽到的“三伏貼”便是這一理論的體現(xiàn),通過穴位貼敷療法來激發(fā)我們全身的經(jīng)氣,調節(jié)臟腑氣血,從而達到防病保健的目的,能夠有效地調理脾胃。
中藥調理
脾喜燥惡濕,因此調理脾胃時常用健脾燥濕的藥物。
薏仁:薏仁利水滲濕,對于夏天常見的濕熱和水腫有很好的改善作用。夏季可常食薏仁粥
扁豆:扁豆可以健脾化濕,和中消暑,能有效治療脾氣虛證、暑濕吐瀉。做法多樣,常與其他食物一起煮熟后食用。
紅棗:紅棗可以補氣養(yǎng)血,對于脾虛引起的面色蒼白、疲乏無力等癥狀有很好的緩解作用??梢灾苯邮秤?,亦可加入食物或泡水飲用。
按摩法
揉臍法:雙手搓熱,一手掌心或掌根貼臍部,順時針方向揉動,持續(xù)5分鐘。此法能夠溫陽散寒、健脾和胃、消食導滯,可用于緩解消化不良、腹痛、腹脹。
按揉足三里:足三里屬于足陽明胃經(jīng),位于小腿前外側,當犢鼻下3寸,距脛骨前緣一橫指,是臨床上常用的保健穴。每日按揉此穴50-100次,能夠起到健脾和胃、調中理氣的作用。
(王昌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