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進一步滿足居民群眾多元化需求,近些年來,福建省政和縣通過整合人員、數據等資源要素,構建線下網格組織體系,創(chuàng)新線上信息智慧平臺,用“小網格”撬動“大治理”,有力提升基層治理科學化、精細化、智慧化水平。
一張網構建善治體系,一個格濃縮善治單元。在各地紛紛推廣基層網格化管理的背景下,各類資源得到有效整合,服務方式得到不斷創(chuàng)新,群眾幸福感獲得感安全感也在持續(xù)提升。
網格“微”治,提升宜居舒適度。小網格,富含大容量。小切口,破題大治理。無論是群眾關心關注的熱點難點,還是基層管理中遇到的矛盾問題,都能在網格中找到“解題答案”。對制約基層發(fā)展、阻礙基層穩(wěn)定、影響幸福指數的老大難問題,嘗試找到“切口”,靶向發(fā)力,精準施治。將網格作為黨建引領城市基層治理的最小單元,定崗明責,逐步形成組織全覆蓋、資源共分享、管理無盲區(qū)、服務零距離的城市治理新格局。
網格“智”治,錨定惠民“可感度”。網格“智”治,是把互聯網技術應用推廣到基層治理領域,不僅能夠提供技術支撐,為服務群眾提供信息支持,也在潛移默化之中加快著基層治理領域數字化改革步伐。通過開發(fā)“網格E通”小程序、小微權力監(jiān)督群等“微平臺”,可以有效解決訴求渠道不夠暢通、問題解決不夠到位、服務效能不夠高等問題。此舉不但持續(xù)創(chuàng)新服務方式,也大大提升了群眾滿意率。
網格“善”治,拓展幸福新視野。始終圍繞服務百姓民生、實現宜居宜業(yè)做文章,是網格管理的終極目標。推行“定格、定人、定責、定量”的管理措施,充分發(fā)揮網格員“人地兩熟”的優(yōu)勢,助推將民生訴求“一網打盡”,為城市社區(qū)治理注入新動力。將“我為群眾辦實事”實踐活動貫穿網格化治理全過程,不定期舉行鄰里“茶話會”,讓大門常開、居民常來構建起宜居宜業(yè)的新生態(tài)。
網格管理,細“治”入“微”,緊跟時代步伐,創(chuàng)新善治模式,在不斷提升基層治理科學化、精細化、智慧化水平的同時,也讓城市變得更加宜居宜業(yè)。(陳俊彤)
編輯:郭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