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了進一步深化小學語文課程改革,提升教師文本解讀能力,2月21日下午,綿陽市小學語文定點聯(lián)系學校“深耕細研,共話成長”2025年春聯(lián)合教研暨綿陽市青年骨干教師素養(yǎng)提升跟進培訓活動在玉泉路小學舉行。綿陽市骨干教師,云泉路學校、博雅學校、科技城新區(qū)英才小學的教師代表和玉泉路小學全體語文教師齊聚一堂,共赴這場春日里的教研盛宴。
下午兩點,培訓在玉泉路小學五樓學術廳準時開始。綿陽市語文教研員宋曉林老師以“文本解讀的理論與實踐”為主題,為與會教師帶來了一場干貨滿滿的專題講座。
宋曉林從“文本解讀是什么”、“文本解讀讀什么”和“文本解讀怎么讀”三個方面展開,深入淺出地闡述了文本解讀的原理,并結合具體案例詳細講解了文學化解讀和教學化解讀的區(qū)別與聯(lián)系,重點剖析了教學視角下的文本解讀流程和具體優(yōu)化方式(即文學解讀六問法)。
宋老師的講座既有理論高度,又有實踐深度,為老師們撥開了文本解讀的迷霧,指明了方向。與會教師認真聆聽,仔細記錄,積極互動,紛紛表示受益匪淺。
講座結束后,宋老師和玉泉路小學語文學優(yōu)教師、備課組長進行座談交流。在了解了該校語文教研組的基本情況和近年來在校本教研方面所做的探索與嘗試之后,宋老師針對該校教研、教學現(xiàn)狀進行了細致的、個性化的指導。她強調,教研要增強目標意識,健全機制,發(fā)現(xiàn)共性、真實問題,將常規(guī)教研走實、走深,同時利用項目教研提升、錘煉教師專業(yè)能力;教學要遵循規(guī)律,以理論與課標為根據(jù),深入、多角度備課,立足學生實際,將課堂作為提升教育教學質量的主陣地,提高課堂的趣味性,增強課堂的實效性。
座談會上,與會教師積極發(fā)言,暢談學習體會,并就教學實踐中遇到的困惑與宋老師進行了深入交流,現(xiàn)場氣氛熱烈,思維碰撞,智慧共享。
“教”以潛心,“研”以致遠。本次培訓為綿陽市小學語文教師搭建了一個學習交流的平臺,對提升教師文本解讀能力、促進教師專業(yè)成長起到了積極的推動作用。相信在專家的持續(xù)引領下,在全體語文教師的共同努力下,玉泉路小學的語文教學一定會再上新臺階!(蔡林燕 康婷 黃友勇)